为进一步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有效解决编制总量控制和事业发展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将有限的编制资源优先向重点领域或中心工作精准投放,激活编制资源“一池春水”,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为在新征程上奋力建设高质量的绿色乌审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一是建立编制专户,破解人才引进瓶颈。针对传统编制管理存在的编制资源固化、“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人才引进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乌审旗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制定出台《乌审旗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分散在部分事业单位的空编和一些“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后收回的编制予以统筹,建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通过对事业编制的“多元配置、一次使用”,实现事业编制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破除人才引进工作中的编制制约。
二是明确使用范围,提高编制使用效益。按照集聚人才、促进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对紧缺人才的需求,分门别类、科学合理确定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使用范围,确保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使用效益最大化。目前,乌审旗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重点用于引进现代能源经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管理岗位引进人才原则上不得使用人才专项事业编制。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编制管理流程。按照“全旗统筹、按需审批,重点保障、专编专用,动态管理、人走编收”的原则,制定出台《乌审旗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试行)》,对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申报程序、审批办法、列编注册手续、社会保障政策衔接、编制循环使用方式等内容予以明确,切实规范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使用管理程序。同时,建立健全使用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引进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用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引进人才制度,将引进人才作用发挥情况作为确定是否继续投放周转池编制的依据,实现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效益最大化。
撰稿人:李慧廷 审核人: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