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优化基础教育机构设置。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整合优化教育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职能配置,完善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发展中心等机构设置,并核定事业编制110名,最大限度保障教育部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同时,配合健全完善教育体育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夯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基础。
合理布局,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合理规划中小学整体布局,助推集团化办学,先后调整设置康巴什区实验中学、康巴什区未来学校、康巴什区第三小学高新校区等中小学6所,有效补充了优质学位供给,满足了周边学生就近入学需求,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科学供给,全力保障用编需求。采用基本编制+附加编制的方式,科学测算、核定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确保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与学校班师规模、教学任务相适,实现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多维度、多层面优化配置。同时,按照“保障重点、服务发展、专编专用”原则,优先保障教育领域选优用人需求,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教师转岗分流、自然减员等因素,科学制定年度用编计划,做好人才引进、教师流动用编工作,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动态调整,优化用编流程。结合“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推进机构编制部门由“管局部”向“管整体”转变,进一步优化教育领域机构编制审批流程,赋予教育部门编制调配自主权,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由教育部门根据班额、生源数、教职工数情况,将编制分配至各学校,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同时,建立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杠杆效应”,结合学校布局、区域人口流动、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在学年转换期间,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引导优秀教师资源在校际之间科学分配,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了岗位资源校际壁垒,极大缓解了“择校热”“学区房”等社会问题,有效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发展。
供稿:王 敏
审核: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