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委编办牢固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优化机构设置、理清权责边界、强化服务保障三个方面靶向施策、持续发力,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优化机构设置。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各街道在机构设置中,根据人口规模、区域特点、地域功能等因素,将原来的“五办一中心”调整为“四办一中心”,并突出党建引领,统一设置党的建设办公室和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设置了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和管理办公室,进一步优化街道机构设置。
理清权责边界。围绕街道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等主要职责,通过“一把手”主抓、一线大起底,同题共研,对各街道承担的基本履职事项进行全口径梳理。聚焦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了难点堵点事项清单,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压实责任链条。同时,针对配合部门履职事项中的职责不清晰问题,采取集中座谈、个别恳谈等方式,主动与部门沟通,进一步理清权责、达成共识。
强化编制保障。一是采取“基本编制+附加编制”的形式,结合常住人口数量、管辖社区等,科学合理确定街道编制规模,确保各街道人员编制数与职责任务相匹配,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二是积极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按照“减上补下”的原则,建立了街道编制“周转池”,优先满足街道公务员考录、人才引进、社区干部选拔录用等编制需求,为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及时批复街道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用编需求,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上升通道,落实面向社区工作者定向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效机制,持续激发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新活力。
撰稿人:王敏
审核人:路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