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科学动态调整,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一是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建立常态评估机制,通过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部门履行职责、人员结构、工作任务等情况,精准掌握部门编制需求,科学核定部门编制数额。二是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保障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聚焦编制合理供给,出台《康巴什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统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将部门行政、事业空编由区委编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结合部门职能职责、任务量及编制使用效益等适时统筹调剂使用,打破编制部门所有的壁垒,实现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建立“预借编制”管理模式,着力保障部门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用编需求。针对部分部门存在“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问题,适时抽回部门长期空编,向急需编制的行业领域投放,待预借编制部门因人员调离、退休等减员后,收回相应编制。
注重保障重点领域,激发编制资源活力。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空编和公办幼儿园控制数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确编制使用的条件、程序和要求,规范编制使用管理。严格执行编制使用审批制度,凡涉及编制使用的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杜绝部门超编进人。二是建立街道“编制周转池”,着力保障基层治理效能。明确周转编制主要用于保障街道公务员考录、人才引进、社区干部选拔录用等工作编制需求,实行“专编专用”严禁挤占挪用,街道编制不足时予以周转使用,不断提高编制循环使用效率,持续为基层吸引聚集各类人才提供编制保障。三是着力管好用活中小学校编制资源,赋予教育部门编制调配自主权,教育部门在核定的限额内结合学校布局、教职工教学水平、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编制部门根据有关调整备案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注重加强数据应用,探索数字化赋能管理。一是依托实名制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应用,从单位空编情况、年龄结构、职数配备情况等多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全面摸清全区党政群机关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底数等各类数据结构特点,逐步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为机构编制决策提供精准数据基础。二是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数据共享衔接,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定期数据比对,为各部门开展人员调整、岗位评聘、核拨经费等相关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提升部门间协管工作效能。三是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前期数据分析工作,全面摸清改革底数,对涉改事业单位、执法队伍等领域的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人员结构等指标项开展统计摸底,分类建立涉改单位基础台账,确保改革工作数据支撑精准。
撰稿人:刘晓燕
审核人:雷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