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鄂托克前旗委编办:抓实实名制管理 筑牢数据质量根基​

 

机构编制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晴雨表”和“导航仪”。鄂托克前旗委编办聚焦数据质量提升核心目标,以实名制管理为总抓手,通过机制建设、技术赋能、成果转化三向发力,构建全链条数据治理体系,为机构编制科学管理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健全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数据“鲜活准确”锚定数据“源头清、变动准、底数明”目标,明确各单位数据报送主体责任,要求数据报送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核查数据质量,保证报送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明确人员招录、调动、退休等12类变动信息更新时限为收到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建立域名中心初审+分管领导复核”的“双审双核”制度,初审重点校验岗位编制匹配度,复核聚焦数据逻辑关联性;不定期主动和组织、人社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核查工作,通过三方联动,提高数据准确率。

强化技术平台支撑,实现管理“智能高效”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充分借助《机构编制管理证》年检和实名制系统的“数据校验”模块等平台,开展数据校验、审核和清理工作,及时纠正错误数据今年以来,全旗2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100%完成年检工作,期间共修改、更新人员信息600余条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实名制系统数据校验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7次,修改20余条机构编制信息内容。同步建成电子档案管理库,扫描存档编制批文、人事文件等材料1300余份,实现数据查询、历史追溯“一键直达”,今年已为纪委、组织、财政、人社、审计等20余家单位提供精准数据查询服务33

深化数据成果应用,推动决策“科学精准”建立“数据-分析-决策”转化机制,依托实名制数据库推动平台数据与信息分析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全旗机构编制人员综合分析模型,精准画像人员结构特征与流动规律。通过年龄梯队、学历层次、专业分布等维度的数据挖掘,科学规划人才引进方向与培养路径,助力队伍素质整体跃升。结合部门职能调整、业务量增减等变量因素,建立编制需求预测算法,为决策提供量化参考。针对新设立机构或职能变动部门,通过多维数据分析精准核定编制规模,既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又防止编制供给不足。今年以来,通过绩效测评共为6家单位预借编制解决人员引进或调动问题,为2家单位核增编制匹配职能职责的调整;同意73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用编计划,累计批复使用200余名编制(控制数)用于公务员录用、事业编制招聘、人才引进等。

“数据质量是实名制管理的生命线,更是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的基石。” 鄂前旗编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 “源头管控、动态更新、智能分析” 管理闭环,让精准数据真正成为科学决策的“金钥匙”,为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撰稿:张琳琳 冯彦军   审核:吴宝泉